首页 资讯 正文

端午邂逅“青花”,“移动博物馆”点亮郑州城市文化空间

体育正文 253 0

端午邂逅“青花”,“移动博物馆”点亮郑州城市文化空间

端午邂逅“青花”,“移动博物馆”点亮郑州城市文化空间

在端午香囊手工体验的艾草香味里,游客纷纷举起(jǔqǐ)手机(shǒujī)与“唐青花塔式罐萌宝”合影,它圆润的罐身绘着牡丹花纹,正面却俏皮地化身为(wèi)卡通萌宝,历史与现代碰撞出奇妙火花,为现代城市增添(zēngtiān)了浓厚的文化氛围……端午假期首日,郑州街头掀起“青花风”。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打造的“大唐·青花瓷移动博物馆”同时登陆金融岛艺术广场(guǎngchǎng)与二七(èrqī)万象城,让沉睡千年的巩县窑(gǒngxiànyáo)珍品以全新姿态融入城市生活。

作为中国瓷器(cíqì)主流品种之一,青花瓷(qīnghuācí)以其清新(qīngxīn)典雅的风格闻名于世。长期以来,青花瓷被认为成熟于元代(yuándài),郑州(zhèngzhōu)(zhèngzhōu)考古发掘出土的唐青花塔式罐,则将青花瓷的源头指向唐代的巩县窑。在不久前举办的“大唐·青花瓷学术研讨会”上,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,唐代由巩县窑生产的青花瓷,正是青花瓷技艺的源头,郑州是当之无愧的“唐青花的故乡”。

端午亮相的“大唐·青花瓷移动(yídòng)博物馆”蓝白交织,为游客讲述“青花故里”的文化宣言:“移动博物馆”主体复刻(fùkè)唐代白釉篮彩双耳钵、白釉蓝彩陶罐,元代青花卷草灵芝纹瓜棱执壶,清代青花罐等(děng)青花文物,向观众讲述了青花瓷诞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(guòchéng)。郑州出土的唐代青花塔式罐占居“C位”,实证着郑州“青花瓷的故乡(gùxiāng)”这一重要(zhòngyào)IP的诞生。

“青花瓷最早产于何地,早在何时?”“唐代(tángdài)青花瓷有(yǒu)什么特点?”“唐代青花瓷的重要考古发现有哪些?”移动博物馆的展板内容详细讲述着青花瓷的起源、发展(fāzhǎn)、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,都让游客直呼“没想到”。唐青花不仅是艺术品,更是中国古代(gǔdài)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(jiànzhèng)!”白领张女士认真看(kàn)完展板介绍后激动地向朋友分享自己的“青花体验(tǐyàn)”:“原来享誉世界的青花瓷,源头就在我们郑州(zhèngzhōu),太令人骄傲了!”而从事美术设计工作的韩女士,则仔细观察着每一件文物的纹饰:“一道简单的卷草纹,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,值得我好好学习研究(yánjiū)!”

二七万象城也变身“盛唐美学(měixué)课堂”。游客聚拢在“移动博物馆(bówùguǎn)”周围,一边品读文字介绍(jièshào),一边回味其中(qízhōng)的含义。“今天的信息量有点大!”外地回郑探亲的李先生表示,没想到郑州地区在唐代时瓷器烧造工艺如此高超,“今天这次(zhècì)‘偶遇’,让我了解到唐代丝绸之路的兴盛,也知道了郑州青花瓷的巨大(jùdà)影响力,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!”

拍照打卡、亲手制作香囊——围在“移动博物馆”旁的游客们忙得不亦乐乎,小观众则对青花塔式罐萌宝格外关注,“妈妈,我能(wǒnéng)抱抱这个瓷宝宝(bǎobǎo)吗,它真是太可爱了(le)!”5岁的小女孩豆豆指着“塔式罐”人偶,眼神中充满了好奇。这些萌版的文物衍生品,成功成为了连接古今的“文化使者”。现场(xiànchǎng)推出的端午限定文创(wénchuàng)更是创意十足:青花瓷纹香囊内置艾草,将(jiāng)“端午”与“青花”悄然链接。

“活了七十岁,才知道咱郑州有这么了不起的(de)文化家底!”“老郑州”马先生深有感触地表示,这次活动不仅是(shì)一场视觉盛宴,更是一次(yīcì)文化的洗礼。在现代都市的喧嚣中(zhōng),能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千年青花瓷,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体验。

让文物走近大众,城市就是展厅。当千年瓷韵(cíyùn)回荡在现代都市的街角巷陌,郑州正以创新姿态,书写“青花瓷的故乡”当代(dāngdài)新篇。

(正观新闻记者 左丽慧(zuǒlìhuì))

本文(包括(bāokuò)但(dàn)不限于文字、图片、音乐、视频等)版权归正观传媒(chuánméi)科技(河南)有限公司所有,未经正观传媒科技(河南)有限公司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(shǐyòng)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如需转载本文,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,并应(yīng)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,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。

正观传媒科技(河南)有限公司保留(bǎoliú)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

端午邂逅“青花”,“移动博物馆”点亮郑州城市文化空间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